7月鹏城,储能产业迎来强劲“风口”。
(相关资料图)
本月初,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吸引400多家头部和小巨人企业参加;4日-5日,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接力在深圳举行,围绕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等产业探寻更多合作机遇。
最新技术新品展示、众多客商现场对接、专家学者展望产业动向、资本市场频频布局……瞄准全球减碳市场,储能产业蕴藏大“风口”,一条万亿级新赛道正在打开。目前,深圳正挺进电化学储能新领域,加速推进产业科技、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深圳建成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新型储能快速崛起
企业加码布局深圳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方式,技术路径主要包括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周期性等特征,大规模并网会影响电网稳定和安全,这为新型储能发展提供了机遇。”深圳国瑞协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卓清锋表示,当下既有节能减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长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储能技术是解决其不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新型储能可以看作一个巨型‘充电宝’,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起到调峰作用。”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87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逾110%,居世界首位。面对发展如此迅速的产业,深圳积极推动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加码布局,为深圳储能产业发展添强劲动力。
今年3月,深圳市先进储能产业园在坪山挂牌,为全市首个按照“工业上楼”标准规划建设的先进储能产业园;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建,其中储能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宁德时代选择在深圳发展储能产业,6月16日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聚焦新能源车换电、电动船舶、新型储能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深圳的优势在于产业集聚度高,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华宝新能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在深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为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同时,深圳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需求量大,这为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瞄准电化学储能赛道
打造未来重要支柱产业
面向新型储能产业这一全球产业发展的“风口”,深圳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蓝图。去年6月,《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将新型储能发展列入重点工程之一;今年,深圳制定出台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和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建设万亿级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电化学储能产业本质上就是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这与深圳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起的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认为,深圳在消费级电池升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全国最大的电池产业集群,也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电化学储能实际上就是在‘抓风口’,深圳应充分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产业优势,打造成未来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业内看来,产业链的完备让深圳电化学储能产业极具先发优势,一批企业已在这个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比亚迪、欣旺达、贝特瑞、德方纳米、新宙邦、研一新材、科陆电子等企业形成关键材料制备、电芯工艺研发、系统集成应用产业集群,在设计和应用领域名列前茅;在消费端,深圳涌现出华宝新能、德兰明海等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的企业。
在政策支持和雄厚产业基础优势双重加持下,2022年,深圳电化学储能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18.4%;2023年1-5月份产值1180亿元,同比增长24.7%;目前,全市从事储能相关经营业务的储能企业超过7000家。
“‘风口’之下,涌现大批入局者是常态,但行业越是‘火热’的时候,企业越要‘冷静’下来。”深圳国瑞协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吴胜章表示,电化学储能领域产业链节点明晰,上游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设备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和储能变流器(PCS),中游储能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终端用户包括电站、电网公司、工业园区等,每个链条都有它的生存空间。“但储能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都是新手,需要在产业生态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专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存活下来。”
立足实际打造场景
为全国减碳市场探路
推进能源结构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手段。
拉长时间轴来看,早在2021年底,深圳上线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率先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供需深度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022年底,《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从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光伏项目建设进行全链条支持;2023年2月,《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地,在产业生态、产业创新能力、商业模式等领域提出20条鼓励措施。
“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到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包括开展虚拟电厂的实践,这其中有着内在逻辑。”韦福雷表示,深圳高技术企业高度集中,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是全国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大城市。深圳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源网荷储的潜力推动减碳,分布式光伏从源头上使用绿电,电化学储能是克服绿电波动性、间歇性的缺点,而虚拟电厂是通过需求侧响应实现供需平衡,这些离不开数字能源转型,用数字技术提升用电效率,强化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
在韦福雷看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下,虚拟电厂上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都是深圳立足实际需求的务实之举,不仅是满足于深圳“双碳”目标的实现,更是瞄准广阔的全国乃至全球减碳市场。“抢占‘风口’,做强产业,创新模式,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记者 邹媛)